为实现云南发展需求与海外智力的有效对接提供了渠道,推进我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2月5日上午,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省作物学会、省环境科学学会、省生态学会共同承办的“国际科技前沿学术报告会暨国际合作项目推介云南对接会”在昆明举行。特别邀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终身教授李百炼主任作《全球环境变化下的生态农业:研究机遇与挑战》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主持,省科协国际部、省农科院国际合作处、省侨办经济科技处、省环保厅科技处、省农科院环资所和粮作所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来自省农科院、省级相关学会的负责人和专家团队代表共80余人积极报名参加报告会。
报告会前,云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会见了李百炼教授,简要介绍了云南的地理环境、生物多样性等区位优势特点,双方就云南农业生态研究、生态安全与跨境农业合作研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朱有勇主席热情邀请李百炼教授今年七月再次到云南访问考察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云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会见李百炼教授
省农科院李学林院长、省生态学会陶晶副总工程师分别代表主办和承办单位致辞,简要介绍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相关的政策文件、农业发展、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云南生态保护与建设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与会专家学者了解云南生态现状,更好的指导云南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报告会现场
李百炼教授是国际公认的从事理论生态学和生态复杂性建模的权威,是极少数活跃在国际生态学前沿的华人科学家,他在报告中从全球环境气候变化、世界农作物粮食产量及人口增长变化、世界产业经济转型变化趋势等现状、预测研究成果,介绍了生物生态系统复杂性与环境变化、从宏观大尺度到微观基因尺度、以及相关动力学过程、农业生态学与修复工程设计、山地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与协调生产体系等领域的研究机遇,介绍了“农业生态”美国学者的定义:应用生态学原理设计管理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介绍了美国学界整合基因组学与生态环境的研究、美国师法自然修复矿山生态等案例,提出要用生态位的协同进化、协同促进作用控制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设计建立可管理的农业生态体系,从而把农业从高投入、高污染转变成低投入、低污染的发展模式。针对云南的实际情况,他谈到在云南多山地区域进行多样性农业集约发展的思路,在农田管理中加入景观管理,把多样性设计进农业生态管理体系中,使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利用云南的自然环境生态优势发展社会经济。报告结束后,与会学者积极进行讨论互动,提出了从生态学角度如何看待转基因食品?生态学是否有方法调控云南土壤的重金属含量?不同平面尺度的景观格局的边界与模型?师法自然的生态修复方法怎么应用于云南的蔬菜土壤修复?美国的生态补偿机制等等问题,李教授一一作了回答,现场讨论的气氛热烈,报告会得到了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 。
5日下午在环资所三个多小时的访问交流中,针对目前各个学科和课题组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指导咨询。李百炼教授介绍了美国科学研究体系的建立基础,并详细阐述了中美科学研究的差异;就西南山地生态农业的开发,提出要让山地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光要建立合理的耕作生产模式,还要辅以国家(地方)政策和经济调控手段,相辅相成才能达到长远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用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理论提出生态位协同适应、协同进化理论,解决污染地区、生态破坏严重地区的生态修复问题,并提出师法自然的修复手段;就所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提出,要立足省级科研院所的角色定位,加强所内学科的有机整合才能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并从国家安全角度深入分析了生态安全在国家战略稳定层面所起的重要作用,鼓励研究所要坚持国际合作,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为我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的相互认识上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本次座谈会,研究所的科技人员深深感受到中美在科研认识上的巨大差距,也深深被李教授渊博的学识、宽阔的眼界、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与会学者
2月5日下午至7日上午,李百炼教授分别与省科协常务副主席唐兵、省农科院环资所所长朱红业、省农科院粮作所所长番兴明和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学院院长段昌群教授等领导及专家团队进行4次洽谈交流,就开展研究项目合作、中美专家相互访问学者、担任云南生态顾问、在云南省创建国际生态学研究平台等事项达成合作意向共识,双方将进一步协商且具体合作事宜。2月6日省科协国际部负责人陪同李百炼教授考察了昆明呈贡新城投资建设、新建中的科技馆、玉溪抚仙湖保护与变化的情况,增加了他对带领国际专家团队来云南创业合作的信心。
此次活动是云南省科协配合中国科协的“海智计划”创建的品牌活动。为拓展海外人才服务渠道,云南省科协创建了“国际科技前沿学术报告会”、“海智创新创业学术沙龙”、“海智国际合作项目推介会”等平台,致力于传播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激发科技创新在云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记者裴蕾,云南省科协国际部联合撰稿)
注:李百炼(B. Larry Li),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生态学终身教授,国际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干旱区生态学研究中心联合主任,中美 (政府级)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Ecological Complexity》(Elsevier)创刊主编,《Journal of Arid Land》(Springer)杂志联合创刊主编,还担任其他7家国际生态与环境科学期刊和百科全书的编委或常务编委,副主编。1988年当选为美国人类生态研究院院士(IHE Fellow),2005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06年被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2006年法国授予他“法国大学教授”称号,2014年德稻生态学大师,2015获普利高津奖;2007世界生态高峰会议 (Eco Summit)国际科学委员会主席,2012世界生态高峰会议联合主席,现任世界生态高峰理事会主席。在包括Nature、Science、PNAS等权威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